【字幕】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街道办事处
【同期】居民
这个公厕的问题。屋顶、保洁、设备设施的维护,坑浅溅屁股的问题。
刷个(尿)盆都在洗手池里刷。
太脏。
有人便秘有人便稀,那便秘的它冲不下去
水特冲,嗓子眼小
【片名:胡同里的厕所革命】
【解说】
武洲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协同创新生态设计中心副主任,自2015年开始,他所在的团队集结了22个不同学科的骨干,致力于厕所改造工作。2018年,北京东城区居民公厕已改造完成325座,2019年开始计划改造600余座。今天他们与当地居民一起讨论厕所改造方案。
【同期】居民
解小便,你得往后撤点,解完了你不往前赶(大便)就解外头了。
你这(厕所改造)是为了舒服,你不是说为了体面。
那声儿太大了,噪音是吧,对。
还有就是这过道(灯)的感应装置。
要感应的是吧。
并且有的门太小,一米七零都得低头进去。
【同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协同创新生态设计中心副主任武洲
我们所有的设计图都是要让老百姓参与进来的。居民们对于他们自己的厕所有更多的发言权。有的地方说,我这街上有残疾人,什么样的残疾人,我怎么去上厕所。有的人说,我这街上200斤、300斤的大胖子老头儿有好几个,你这厕所我就进不去。其实这些点只有居民们知道,我们设计师必须要去跟居民们沟通。
【字幕】北京市东城区 钱粮胡同
【解说】
梁骥是厕所改造团队的主要设计师,除了收集居民的意见,他还需要进行实地探访。
【同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协同创新生态设计中心设计师 梁骥
像这个厕所进来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个异味特别刺鼻。我们这次改造的片区主要是东城区,这个老城区嘛,空间比较紧凑。可以看到我们这个厕所没有设立隔板,不是非常雅观。还有一个使用上也有问题,我先进来了在这蹲下以后,这个坑就相当于废了,人也过不来。像这种空间不合理的地方,我们在改造的时候尽量会把它合理化。
【解说】
在不足十平米的空间内,需要进行数十项改造:马桶及坑位设计,增加隔板、洗手池、污物池等设施,改善异味、采光、取暖等问题,以及预留厕所未来升级的空间。如何在有限的区域内,实现一系列兼具实用、美观、环保的功能,这些问题并没有先例可循,需要设计师们一一化解。
【同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协同创新生态设计中心副主任 武洲
我们做系统研究要干的事就是要建设绿水青山,我用设计摩天大楼的精力去做有特色的,而不是豪华的,是让大家世世代代用得好,管得简单的厕所。
【同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教授、协同创新生态设计中心主任 刘新
我们是美术学院,但是我们从来不从纯美的角度出发去做事,它是一个公共设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去做一些增值的东西。那个美可能是让你感到出乎意料的、很关怀、很温暖的东西。
【解说】
有人说,厕所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当下中国各地,正在掀起一场关于厕所的革命。但是,厕所不仅仅是盖房子的问题,不黑不臭不湿不滑是基础,改造更要凸显方便实用。厕所革命也不仅仅意味着现代化,更需要强调多样化和人性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更好地将世界厕所的先进理念,融入中国厕所的设计中,设计师们特地邀请日本厕所协会的专家,就厕所与健康的问题进行探讨交流。
【字幕】北京 国际公益学院
【同期】中日厕所交流会
武洲:在中国现在的农村,粪源性的疾病感染率其实挺高的。
钱军:教科书里边没有一本谈到厕所的。
江涛:技术上的研发其实是有很高的要求的。
武洲:中国的厕所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越来越关注使用者的感受,让他们有尊严的上厕所。
【同期】日本厕所协会代表理事 加藤笃
正如我们刚才开会讲到的,它(厕所)是和人的健康和安全有着密切关系的,其实日本在这方面也是非常重视的,所以说对我们双方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
【同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协同创新生态设计中心副主任 武洲
中国有不同的物候、不同的地域,没有一样技术是可以把中国(厕所)全部覆盖掉的。他们(日本厕所)的这个专业的系统体系,甚至专业人才的团队建设,这个都是我们要深入学习和了解的。
【解说】
武洲所在的厕所设计团队考察全球五大洲数十个城市以及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将好的设计理念与风土人情结合。2015年至今,团队总共设计开发了数十种厕所产品,参与新建、改建公厕1527座。从旅游景区到贫困山区、从CBD商业区到老城区、从青藏高原到滨海岛屿,针对于不同场景、不同人群的厕所,实现一厕一订制。
北京东城区的胡同厕所经过新一轮改造,与从前相比也有了全新的面貌。
【同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协同创新生态设计中心设计师 梁骥
首先,进来这个味道会有很明显的变化。现在都是有这种回水弯的便器,还有就是增加了这种低位排风的装置,除了臭,因为我们知道这个胡同很多家里都是没有厕所的,他必须早晨端着尿盆过来倒尿。容易溅得到处都是,倒完了以后可能就到洗手池那清洗了,对下一个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所以我们在这增加了这个倒尿池的设施,这是一个针对胡同特有的卫生洁具服务设施。
【解说】
铺设防滑地砖、增设通风窗、使用节能的石墨烯取暖设备、改换自动感应冲水的便器,增加准确规范的标识系统以及确保更具私密性的如厕坑位。
科技助力、人性化设计、生态环保理念,充分协调空间与功能性二者的平衡,让厕所真正实现安全、便捷、可持续。
【同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协同创新生态设计中心副主任 武洲
中国的厕所革命是基于美学、技术、设计、建造、节能减排等等这些东西的一个集合体,我相信中国厕所从设计建造到使用,建好、用好、管好这三个维度,以后一定在世界上都是最好的。
【解说】
从20世纪60年代基本消灭旱厕,到2015年技术革新引领人性化厕所建设,中国厕所历经五次大规模变革。从羞于启齿、避而不谈,到花样翻新、生态智能,中国的厕所革命正在不断进阶。然而,比建设好厕所更重要的是改变国民的使用习惯,提高文明意识。
【同期】国际公益学院厕所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江涛
这个理念的转变我们要借助文化的力量,希望能在中国建立一套适用于中国特色的厕所文化。
【同期】“厕所先生”中国厕所公益发起人 钱军
我觉得大规模的建设这块已经开始不错了,但是(更)重要的是什么?就是我们应该有个立体型的东西去传播厕所在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让更多的老百姓知道厕所和人之间的关系,我觉得这样才是真正的改革。
【解说】
哈佛大学遗传学家加利·拉夫昆说“在延长人类寿命的诸多因素中,厕所是最大的变量,现代公共卫生设施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 20 年”。
未来,从城市到农村,中国厕所革命的团队将面对更多的难题,但是厕所改造的宗旨不会改变,那就是为健康安全而改造,为社会公平而建设。
《中国新视野》是中国新闻社视频新闻部与北京南海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一档视频栏目。栏目立足中国内容、世界视野、国际表达,运用丰富的视听元素,记录展现行进中的中国,聚焦这个古老国度在新时代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
E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10-88311129